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本站域名(chayi.top)转让,电话/微信:13052190891

《茶经述评》

2024-11-15 16:31分类: 茶著作 阅读:

 

(一)、简介

作者是吴觉农(1897-1989),是中国现代茶业学科奠基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及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

1)、成书年代:该书从1979年开始撰写,由于经历了一些曲折,花费了较多时间。撰写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定稿。1987年,《茶经述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首次出版。

2)、地位:《茶经述评》被人们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它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之一。以陆羽《茶经》十章为脉络,不仅对《茶经》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评述,还将茶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饮用、史料、产地、茶饮之流变、当代茶行业现状等都作了系统的介绍。这本书将古代茶学经典与现代茶学研究相结合,为中国茶学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一座桥梁,对于推动中国茶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1)、对《茶经》原文的注释与校译

由于《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作者花费了较多时间对照其版本,研究文字,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校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陆羽《茶经》的原意。这部分工作为后续的述评奠定了基础。

2)、依《茶经》体例的拓展与述评

2-1)、“一之源”的拓展与述评:这部分内容广泛,包括茶树的植物学性状、“茶”字的构造及其同义字、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方法、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以及茶的效用等。作者从历史、野生茶树、茶树原产地等方面说明中国是茶的祖国,还详细叙述了茶树的形态特征、资源、生态条件、栽培方法等。例如,对《茶经》中提到的植茶土壤的分类及优劣判断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对茶树生长的影响。

2-2)、其他章节的延伸探讨:对于《茶经》中涉及的茶叶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饮用等方面,作者依据现代茶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评价。比如在茶具的选用方面,结合历史发展和现代需求,分析了不同茶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对中国茶业历史与现状的分析:书中不仅对古代茶学经典进行解读,还将其与现代茶学研究相结合,探讨了中国茶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阐述了中国茶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同时也对当时中国茶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总体而言,《茶经述评》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对中国茶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贡献与价值

1)、学术研究方面

1-1)、对《茶经》的深度解读与校勘:《茶经》原文较为古涩,《茶经述评》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其进行详细的注释和校译,让后人能更准确地理解陆羽《茶经》的原意,为茶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文本基础。这对于《茶经》的传承以及中国古代茶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后续深入研究《茶经》的关键基石。

1-2)、系统梳理中国茶学历史:作者以《茶经》为线索,广泛收集和整理了古代茶文献,呈现出中国三千年茶史的全貌。书中不仅对《茶经》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还将其置于整个中国茶学历史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清晰地展示了中国茶学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为中国茶学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参考资料。

1-3)、理论创新与发展:作者运用现代茶学理论对古代茶学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对茶叶的种植、加工、品鉴等方面的传统方法进行科学的解读和分析,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对一些传统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推动了中国茶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行业实践方面

2-1)、指导茶叶生产与加工:书中对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等环节的详细论述,为现代茶叶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生产者可以依据书中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例如,关于茶叶采摘时间和部位的论述,对现代茶叶采摘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规范茶具的使用与选择:详细介绍了古代茶具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并结合现代饮茶需求,对茶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探讨。这为茶艺爱好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专业的指导,有助于提升茶艺水平,推动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传承。

3)、文化传承方面

3-1)、弘扬中国茶文化:《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茶经述评》通过对《茶经》的深入解读和阐释,进一步弘扬了中国茶文化。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2)、促进中外茶文化交流:该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茶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它为中外茶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桥梁,有助于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国外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4)、教育普及方面

4-1)、优秀的茶学教材:《茶经述评》内容丰富、论述严谨,涵盖了茶学的各个方面,既适合专业的茶叶生产、研究人员学习,也适合作为普通读者了解茶学知识的入门读物。因此,它成为了茶学教育的重要教材,为培养茶学专业人才和普及茶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4-2)、激发大众对茶学的兴趣: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能够激发大众对茶学的兴趣和热爱,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对于提高全民的茶文化素养,推动茶文化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下一篇:《茶叶通史》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