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近代茶史经眼录》
(一)、简介
郭红军编著,于2022年出版。该书辑录了1840-1949年间有关云南茶政、茶法、茶务、茶论等方面的罕见史料,分中外著作、海关报告及贸易统计、省内刊物、茶业文集、茶文化藏品赏析等五编。其内容涉及云南近代茶业的产、制、销各个环节,是研究云南近代茶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内容涉及云南近代茶业产、制、销各个环节,是一部研究云南近代茶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二)、主要内容
(1)、丰富的史料来源与分类编排
(1-1)、史料来源广泛:书中所辑史料的来源渠道众多,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网络及个人等,均为历年官方文献、档案及公开出版物等原始材料。
(1-2)、分类清晰明确:全书分为中外著作、海关报告及贸易统计、省内刊物、茶业文集、茶文化藏品赏析五编,并且按照编撰、所涉历史时期或出版、刊发时间的先后次序呈现。
(2)、对云南近代茶业各环节的详细记录
(2-1)、生产方面:有关于云南茶叶种植区域、茶树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的记载,比如不同地区的茶园分布、适宜种植的茶树类型以及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等,呈现了当时云南茶叶生产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2)、制作方面:详细记录了云南近代茶叶的制作工艺,包括传统的制茶方法以及在近代的演变和发展。例如,普洱茶的紧压茶制作工艺,如团茶、饼茶、砖茶等的制作流程和技术要点等。
(2-3)、销售方面:包含了茶叶的贸易路线、销售市场、贸易额等信息。书中辑录了近代云南茶叶的出口贸易情况,如普洱茶出口到俄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海关记录;还涉及到国内市场的销售情况,如云南茶叶在川渝、藏区等地区的销售状况以及不同市场的价格波动等。
(3)相关历史事件与政策
(3-1)、历史事件:记录了一些与云南茶叶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抗战时期云南茶政的发展变化。当时,振兴茶政、加大对西南茶区的开发成为主流思路,包括争取外汇支持抗战、扩展国茶销俄、增加国茶销往英国等,书中对这些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都有详细的阐述。
(3-2)、政策方面:整理了近代不同时期政府对云南茶业制定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对云南茶叶的生产、销售、税收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了政府对茶业的管理和调控。
(4)茶文化相关内容
(4-1)、茶文化藏品:书中展示了一些云南近代的茶文化藏品图片,这些藏品是云南近代茶文化的重要见证,为研究云南近代茶文化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4-2)、茶馆文化:介绍了抗战时期昆明的茶馆文化,包括茶馆的类型(如清饮茶馆、播音茶馆、清唱茶馆、说书茶馆等)、分布以及茶馆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3)、茶的趣事与传说:例如沱茶名称的由来,即清光绪二十年间由大理人杨老板试制紧压茶,畅销四川沱江、叙府(宜宾)一带,故而得“沱茶”之名。
(三)、贡献与价值
(1)、史料收集与保存方面
(1-1)、填补史料空白:该书辑录了1840-1949年间有关云南茶政、茶法、茶务、茶论等方面的稀见史料,很多资料都是首次被集中整理出版。这些史料为云南近代茶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填补了云南近代茶史在史料收集和整理方面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丰富史料来源:其史料来源渠道众多,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网络及个人等,极大地拓宽了云南近代茶史研究的史料范围,使得研究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去了解和研究云南近代茶业的发展。
(2)、学术研究方面
(2-1)、提供研究依据:对于研究云南近代茶史的学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书中详细的史料和系统的分类编排,为学者们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研究依据,有助于推动云南近代茶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2-2)、构建研究框架:该书的内容涉及云南近代茶业的产、制、销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政策、文化等方面,为研究者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云南近代茶史研究框架,使研究者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云南近代茶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茶文化传承方面
(3-1)、弘扬茶文化:通过对云南近代茶文化的梳理和展示,有助于弘扬云南的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茶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书中展示的茶文化藏品图片等内容,更是直观地呈现了云南近代茶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云南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2)、文化遗产保护:为云南茶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在当前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这本书对于挖掘云南茶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4)、产业发展方面
(4-1)、提供借鉴经验:书中对云南近代茶业的生产、制作、销售等方面的记录和分析,为当代云南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例如,通过研究过去的茶叶贸易情况和市场需求,可以为现代茶产业的市场拓展和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4-2)、推动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云南茶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推动云南茶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云南茶产业可以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具有特色的茶品牌,提高云南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