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本站域名(chayi.top)转让,电话/微信:13052190891

《茶叶通史》

2024-11-15 16:39分类: 茶著作 阅读:

 

)、简介

作者陈椽,于1984年出版。这是国内外第一部茶史专著,对对中外古今(截至20世纪50年代为止)的茶叶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阐明了茶的起源、茶叶生产的演变、制茶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中外茶学、茶与医药、茶与文化、茶叶经济政策、茶叶对外贸易、中国茶叶今昔等诸多方面,共43万多字,共15章48个专题。该书对茶业历史做了全方位的研究,填补了茶史研究中的空缺。

 

)、主要内容

1)、茶的起源与发展

1-1)、起源传说与考证:书中对茶的起源传说进行了梳理,如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等,同时从历史文献、植物学特征等多方面对茶的起源进行了严谨考证。确定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云南是茶树起源的重要地区,当地的野生皋芦种是茶树原种,并随着环境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变种。

1-2)、早期利用与演变:探讨了茶从远古时期被发现,到作为祭品、菜食、药用,再逐渐发展成为日常饮料的漫长过程。例如春秋时期茶作为祭祀珍品或菜食,西汉时茶叶成为重要商品等

2)、茶叶生产的演变

2-1)、中国茶叶生产的历史脉络: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茶叶生产的情况,包括种植区域的扩展、茶树品种的培育、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等。如古代文献中对南方嘉木的记载,以及不同朝代茶叶产量的变化等。

2-2)、国外茶叶生产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茶叶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后,在当地的生产发展情况,包括印度、日本、英国等国家茶叶种植和生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这些国家如何在引进中国茶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3)、制茶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3-1)、中国制茶技术的演进: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从古代到现代制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例如唐代的蒸青制法、宋代的蒸青散茶制法,以及后来各种茶类独特工艺的逐渐成熟。

3-2)、制茶技术的对外传播:论述了中国制茶技术向国外传播的路径和影响,如红茶制作技术传播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后,对当地茶叶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日本茶道中制茶技术与中国的渊源关系。

4)、中外茶学研究

4-1)、中国古代茶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茶学的经典著作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如陆羽的《茶经》等,分析了古代茶人对茶叶的品质、品鉴方法、茶具的使用等方面的理论和观点。

4-2)、国外茶学的发展:介绍了国外茶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包括国外对茶叶的化学成分、保健功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茶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茶与医药

5-1)、茶的药用价值:从医学的角度探讨了茶的药用功效,梳理了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茶的药用记载,如茶可以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消食解腻等,以及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5-2)、茶与健康的现代研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茶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分析,如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成分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6)、茶与文化

6-1)、茶文化的内涵: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的内涵,包括茶道、茶艺、茶诗、茶画、茶俗等方面,展示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6-2)、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讲述了茶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影响,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都是在吸收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茶文化。

7)、茶叶经济政策与对外贸易

7-1)、中国古代茶叶经济政策:分析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对茶叶生产、销售、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茶叶产业发展的影响。

7-2)、茶叶对外贸易的历史:详细阐述了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包括茶叶出口的路线、贸易规模、贸易对象等,以及茶叶贸易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贡献与价值

1)、学术研究方面

1-1)、奠定茶史研究基础:它是国内外第一部茶史专著,填补了茶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的茶史研究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参考框架和基础资料。在此之前,虽然有关于茶的一些零散记载,但缺乏一部系统梳理茶叶发展历史的著作。《茶叶通史》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使茶史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体系的研究领域。

1-2)、史料搜集与整理:作者陈椽先生耗费大量心血,在浩瀚的史海中搜寻、整理出了丰富的与茶相关的史料。书中不仅汇总了中国古代的各种茶史文献,还涉及了国外的相关记载,内容十分翔实。这些史料的整理和呈现,为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茶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避免了研究者在史料搜集上的重复工作,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

1-3)、纠正错误观点:在茶的起源、发展等问题上,《茶叶通史》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充分的证据,纠正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例如,对于茶树的原产地问题,书中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为中国茶叶的历史地位正名。

2)、学科建设方面

2-1)、推动茶学学科发展:《茶叶通史》的出版对茶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将茶的历史、文化、生产、技术、贸易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茶学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这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茶叶,也为茶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资源,促进了茶学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2)、促进国际交流:该书的出版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世界各国的茶学研究者提供了了解中国茶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促进了国际间的茶学交流与合作。它让世界更加认识到中国在茶叶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中国茶学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3)、文化传承方面

3-1)、传承茶文化:《茶叶通史》详细记录了茶叶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丰富文化内涵,包括茶的种植、制作、品鉴、茶艺、茶诗、茶画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后人能够更加系统地了解和认识茶文化的精髓,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2)、启发文化创新:书中所呈现的茶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为现代茶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通过对茶叶历史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茶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中汲取灵感,推动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4)、产业发展方面

4-1)、提供历史借鉴:对于茶叶产业的从业者来说,《茶叶通史》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它可以帮助从业者了解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现代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例如,书中对古代茶叶贸易、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介绍,可以为现代茶叶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市场拓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4-2)、助力产业规划: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在制定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时,也可以参考《茶叶通史》中的内容。该书所提供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把握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经述评》

下一篇:《续茶经》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