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一)缅怀诗魔白居易
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星辰,而白居易,无疑是其中极为耀眼的一颗。他以其卓越的才情、深刻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忱,在文学的天空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白居易出生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唐朝,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百姓的关怀。他年少聪慧,以诗才闻名于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步入仕途。然而,官场的黑暗与复杂,让他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诗歌作为武器,批判社会的不公,为百姓发声。
他的诗歌,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卖炭翁》中,那位在严寒中卖炭求生的老人,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长恨歌》里,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令人叹息不已;《琵琶行》中,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更是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白居易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仁者。他在地方为官时,关心百姓疾苦,积极为民众谋福祉。他修筑堤坝,治理水患,为百姓带来了安宁与幸福。他的仁爱之心,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个时代的黑暗角落。
他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在他的诗歌之中。他赏景品茶,与友人相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着诗意。他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并用诗歌将这些美好传递给后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但白居易的诗歌依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他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到那个遥远的唐朝,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在关注社会时,心怀慈悲,为他人着想。
让我们缅怀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仁者。让他的诗歌在我们的心中流淌,让他的精神在我们的血液中传承。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白居易一样,用诗歌去寻找内心的宁静,用仁爱去温暖他人的心灵。
(二)、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醉吟先生,又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生平经历
(1-1)、早年颠沛: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的一个小官僚家庭。建中三年,因战乱全家搬离新郑,先后迁往宿州、越中。他自幼聪慧,五六岁开始学作诗,九岁通晓音韵。贞元十四年,白居易和家人迁往洛阳,次年他下江南探望从叔和长兄,并获得乡贡资格。
(1-2)、仕途起伏: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进士及第。之后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盩厔县尉等职。在任县尉期间,他常去田间了解民间疾苦,创作了《观刈麦》等反映民生的诗作。元和二年,他被召入翰林为学士,后任左拾遗。在此期间,他积极上书谏言,写了许多讽喻诗和奏疏,如《秦中吟》《新乐府》等,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元和十年,因上书主张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认为是僭越行为,加上有人构陷,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又相继担任过忠州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洛阳,后担任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进封冯翊县开国侯。
(2)、文学成就
(1)、诗歌风格
(1-1)、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歌语言平易通俗,妇幼皆知,有民歌风味,这使他的作品能够广泛流传。比如《卖炭翁》,以简单质朴的语言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百姓的疾苦。
(1-2)、写实讽喻: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写实主义风格,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他的讽喻诗往往针砭时弊,对当时的社会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1-3)、叙事精彩:叙事诗是白居易的重要成就之一,《长恨歌》和《琵琶行》是他最著名的两篇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情节曲折动人;《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的悲惨遭遇,以及诗人自己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4)、诗歌理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应该反映现实,为政治服务,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影响
(2-1)、国内影响:白居易的诗歌在唐代就广为流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许多诗人都对他推崇备至。
(2-2)、国际影响:白居易的作品在国外也备受推崇,尤其是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他的诗歌被广泛传诵和模仿,对这些国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会昌六年、大中元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他一生创作诗歌三千八百四十首,现存近三千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白居易与茶有关的作品
(1)、《琴茶》
原文: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解析: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辞去刑部侍郎一职,赋闲东都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他对琴和茶的喜爱,也体现了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境。“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这句,表明他对《渌水》琴曲的喜爱以及对蒙山茶的推崇,蒙山茶在当时是非常著名的贡茶。
(2)、《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原文: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解析:此诗作于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好友李宣寄给他新蜀茶,他倍感欣慰,在诗中详细描写了收到茶叶的情景以及煎茶的过程,“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体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品茶能力的自信。
(3)、《山泉煎茶有怀》
原文: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解析: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白居易用山泉水煎茶的情景,“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对仗工整,展现出煎茶过程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表达了他想把这份悠闲的品茶感受分享给同样爱茶之人的心情,也暗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两碗茶》(又名《食后》)
原文: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解析:该诗属于白居易的中晚期作品,体现了他食后睡起饮茶的闲适生活,展现出他对茶的喜爱以及晚年生活的惬意。
(四)、白居易与茶的故事
(1)、以茶为友,相伴终生
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索茶。他对茶的喜爱深入骨髓,在他众多的诗作中,茶是经常出现的元素,一生写了二千多首诗,提及茶事的就有六十余首,居唐朝诗人之冠,足见他对茶的痴迷。
(1-1)、品茶赠诗,以茶会友: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被贬在江州做司马的白居易,收到好友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火前春。当时白居易正在患病,但收到新茶后非常高兴,不顾病体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叙述了他与李宣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对好友赠新茶的感激之情,还体现出他在品茶、辨茶方面的独到造诣,“别茶人”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白居易喜欢以茶待客,搬家后会留客伴尝茶;邀请韬光禅师到家中做客,斋罢也会奉上一瓯茶。茶成为他与朋友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和情感交流的纽带。
(2)、以茶悟禅,品味人生
白居易的茶诗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理解。如“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体现出他在茶中品味人生百态,在茶中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也表明了他所主张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3)、茶中寻趣,煮雪煎茶
在白雪皑皑的寒冬早上,赖床后的白居易取雪水煮茶,写道:“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充满生活情趣的诗句,道出了他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4)、茶韵寄情,思念友人
在《立秋夕有怀梦得》一诗中,他写道:“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在静谧的秋夜独饮夜茶,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交,思绪在茶香中蔓延成诗,茶成为他寄托思念之情的载体。
(五)、与白居易有关的建筑与场馆
(1)、白公祠:位于重庆忠县城西长江北岸。
介绍:这是国内仅有的两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祠庙之一,与洛阳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明崇祯三年,忠州知州马易从为纪念白居易创修白公祠,后来历代均有培修。2003年,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丁房阙、无铭阙、关帝庙、太保祠、老官庙、冯氏华表等文物迁至白公祠。2015年白公祠实施提档升级工程,2019年三峡后续项目巴王庙、陈一伟民居在景区完成复建,同年白公祠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忠县白公祠文博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公祠占地110亩,分为两级台地,临长江依山而建。这里有龙昌寺荷池、诗廊、诗碑林、醉吟阁、白园、白居易塑像、洗墨池、乐天堂、四贤亭、木莲园等景点,展现了白居易在忠州为官勤政为民、报效国家的忠臣形象以及他诗以咏志、寄情山水的大师风范。
(2)、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河南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
介绍:建造于1985年,占地80亩,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馆内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纪念馆、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北半部为住宅区,南半部主要为园林和湖泊,整个布局力求再现原貌。白居易纪念馆是一座仿唐式建筑,馆内有诗人的塑像,并陈列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料及有关字画、壁画等,是凭吊诗人的主要场所。乐天园是根据白居易的名作如《琵琶行》等的诗意而建造的园林。
(3)、杭州白居易纪念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介绍:是一座五开间的仿唐古建筑,室内大厅安放白居易的大型汉白玉像,两侧展出白居易生平事迹及珍贵文物。每年会在这里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大型纪念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人士参加。
(六)、与白居易有关的纪念活动
(1)、纪念白居易诞辰1252周年典礼:2023年2月29日(农历正月二十),在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村白居易故里文化园举行。活动分为“欢迎仪式”“缅怀诗王”“诗乐致敬”三个篇章。有民间文艺表演,如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秧歌表演、旗袍走秀等;嘉宾们依次敬献花篮、敬献高香、敬献美酒、共拜诗王,并恭读颂文,还有舞蹈、诗朗诵、琴箫合奏等文艺节目以及朱砂启智等特色环节,激励孩子们勤学向上,传承居易诗歌文化。
纪念白居易诞辰1251周年活动:2022年2月20日(农历正月二十),在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村白居易故里园举办了纪念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典礼。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分为“故里迎宾”“缅怀诗王”“朱砂启智”三个篇章。有舞龙舞狮、盘鼓等表演,嘉宾们进行祭祀仪式,孩子们参与启智仪式,传承居易诗歌文化。
(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相关活动:位于白居易故里——新郑市新店镇的白居易文化园举办活动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相关人员曾参与。如2022年该校执行董事王新奇应邀出席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纪念活动,并向白居易像敬献了花篮,还参观了白居易纪念馆。
(3)、学术研讨活动:一些高校、学术机构会举办与白居易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文学思想、文化影响等。例如焦作师专、河南省社科院、河南诗词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曾参加新郑市的纪念白居易诞辰活动,并开展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