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一)、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且最复杂的作家之一。
(1)、出身背景
曹雪芹出生于江南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曹家的祖上原是正白旗旗主多尔衮的家奴,曾祖父曹玺娶了康熙皇帝的乳母孙氏为妻后,曹玺被委任为江南织造监督。此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及两子曹颙、曹頫都继承了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织造这一职。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以曹府为行宫,并且还将曹寅的大女儿指配给宗室平郡王讷尔苏为王妃。
(2)、人生经历
(1-1)、早年富贵:曹雪芹自幼在“秦淮风月”之地过着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他受父兄、师友的教养规训,自幼聪慧,遇书必读,“杂学旁收”,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1-2)、家道中落:康熙皇帝逝世后,雍正皇帝上台,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因多项罪名被抄没财产,其父曹頫被捕入狱,曹雪芹及祖母、母亲等逮问还京,开始了在京城蒜市口的生活。
(1-3)、晚年贫困: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曹雪芹经历了生活的重大转折,深感世态炎凉。他后来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生活穷困潦倒,“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3)、文学成就:
(3-1)、创作《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最重要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和总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一。小说以贵族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贵族之家贾家的日常生活及其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曹雪芹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架构,展现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社会画卷,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3-2)、其他作品:曹雪芹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他还是一位画家,好友敦敏曾为其《画石》题诗:“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此外,他还著有《南鹞北鸢考工志》《废艺斋集稿》等,但这些作品有些已散佚。
(4)、人物评价:红学大家周汝昌评价曹雪芹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著名红学家蔡义江认为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等相提并论。
(5)、轶事典故
(5-1)、西山传说:“曹雪芹西山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传说故事涉及曹雪芹的个性、身世、经历、写作《红楼梦》的过程、居所等方面。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原址所在地的清代正白旗旗营,被很多学者推论是曹雪芹生活及创作《红楼梦》之地。
(5-2)、纵情诗酒:敦敏、敦诚的诗作记载了曹雪芹纵情诗酒的事迹,如敦诚解下佩刀质酒助兴,曹雪芹乘醉作歌为谢等。
(5-3)、胡斯赖:《红楼梦》中贾府的清客中有一人名为“胡斯赖”,这其实是香山地区的一种水果,样子漂亮但味道干涩,曹雪芹以此取名寓意清客们外表光鲜但没什么内在。
(5-5)、医德高尚:有传说曹雪芹经常到蓝靛厂的药铺给病人抓药或配药,为许多贫苦的百姓治愈了多种顽症,人们称赞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二)、曹雪芹与茶有关的作品
(1)、茶的种类描写
(1)、六安茶: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贾母到妙玉处吃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六安茶属绿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有消暑解渴、助消化和治病的功效,但性凉。贾母年事已高,所以不饮此茶。
(2)、老君眉:贾母说不喝六安茶后,妙玉回答:“知道,这是老君眉。”老君眉属白茶,产于福建,叶形长,芽多毫,冲泡后汤色淡黄,香味清软。
(3)、千红一窟:《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请他喝“千红一窟”茶,此茶是“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听起来非常珍贵和神奇。一般认为这是曹雪芹虚构的一种茶,暗喻书中众多女子的悲惨命运。
(4)、枫露茶:在《红楼梦》第八回中提到了枫露茶,贾宝玉早起让茜雪给他沏了一碗枫露茶,但是后来因为他的奶妈李嬷嬷喝了此茶,宝玉大怒,还摔了杯子,可见宝玉对这枫露茶的喜爱和重视。不过关于枫露茶具体是什么样的茶,书中没有详细介绍。
(5)、暹罗茶:第二十五回中,凤姐送了两瓶暹罗国进贡的茶给黛玉等人。黛玉说自己吃着觉得好,而凤姐却觉得不如常喝的。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不同人对茶的口味差异,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贵族家庭能品尝到来自异国的贡茶,凸显了贾府的地位和富贵。
(2)、煮茶用水讲究
(2-1)、旧年蠲(juān)的雨水:贾母问妙玉用的什么水,妙玉回答是“旧年蠲的雨水”。所谓“蠲浊扬清”,“蠲”在此处用作净化的意思。雨水烹茶,古已有之,古人认为雨水是比较纯净的水,适合用来煮茶。
(2-2)、梅花上的雪水:妙玉请宝钗、黛玉吃“梯己茶”时,黛玉问是不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古人以雪水烹茗为高人雅事,认为雪水洁净、清冽,梅花上的雪水更添风雅。
(3)、以茶刻画人物
(3-1)、妙玉的性格体现:妙玉是一个清高孤傲、有洁癖的人,她对茶的讲究以及对待不同人用不同的茶和茶具,都体现了她的性格特点。例如,她给贾母用成窑五彩小盖钟和旧年蠲的雨水,而给宝钗、黛玉用珍贵的古董茶具“瓟斝”和“点犀”,给宝玉用自己平日用的绿玉斗,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她的独特性格和对不同人的态度。
(3-2)、刘姥姥的形象衬托:刘姥姥在栊翠庵喝茶时,一口吃尽茶,还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与妙玉等人对茶的品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刘姥姥的村妪之态,也从侧面反映了贵族与平民在生活方式和审美上的巨大差异。
(4)、茶诗与茶事场景
(4-1)、《冬夜即事》:“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描述了冬天夜里,侍儿懂得扫新雪煮茶的场景,体现出贵族家庭的饮茶习惯和生活情趣。
(4-2)、联句中的茶意: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相对联句,情调凄清,后来妙玉听到截住,遂三人同至栊翠庵现烹茶,妙玉续完所剩十三韵,其中有“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的诗句,妙玉以茶自喻,道出其洁身自恃、处世不凡的性格。
茶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曹雪芹通过对茶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生活场景、社会阶层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与曹雪芹有关的建筑与场馆
(1)、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1-1)、位置:位于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原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
(1-2)、历史背景:清代内务府档案曾记载,雍正七年,江宁织造隋赫德将抄没曹家的“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这里所说的“十七间半”房即为现广渠门内大街207号或邻近的两个院落。2002年,这里被公布为原崇文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复建,于2022年7月29日开馆。
(1-3)、馆内陈设:常设“曹雪芹故居陈列”,基本展陈集中在二进院,突出“曹雪芹与北京”主题,展示“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三个篇章。一进院作为弹性特展区,三进院作为互动体验区。
(2)、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
(2-1)、位置:坐落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黄叶村绚秋苑景区内。
(2-2)、建立过程:1963年文化界、红学界的专家、学者根据“曹雪芹当年在香山脚下黄叶村著书”的观点,萌生出建立纪念馆的想法。1971年有人发现与曹雪芹有关的诗文墨迹,1977年又发现相关书箱,引发红学界争论,但对于在此建立纪念馆的意见一致赞同。1983年7月至12月开始筹建,1984年4月22日正式开馆。
(2-3)、建筑布局:占地面积1。06公顷,由入口区、山村和纪念馆展室三部分组成。入口区有曹雪芹坐姿雕像,黄叶村内依照曹雪芹好友诗文中描述的意境建造,有清代碉楼、河墙、佐领院、箭亭、箭场的基址和古井等。纪念馆分四进院落,保留房屋28间,5个展室分别展示曹雪芹的家世、个人经历、写作《红楼梦》的成就、影响以及研究成果。
(3)、南京曹雪芹纪念馆
(3-1)、位置:位于乌龙潭公园南侧,为随园的前身,是曹雪芹家园的一角。
(3-2)、馆内布置:大厅正中是高两米多的曹雪芹塑像,窗橱中布置着“曹雪芹家世、《红楼梦》与南京”图片展,还有各种《红楼梦》版本、续书及红学著作。纪念馆墙壁上展出许多名家书画。
此外,还有一些与曹雪芹相关的遗迹被串联起来,如北京的克勤郡王府(今北京实验二小)、辅国公府(今鲁迅中学)、西单牌坊北右翼宗学(今蒙藏学校)、朝阳半壁店村水南庄、通州张家湾古镇等。这些地方虽然有的不作为专门的场馆开放,但对于研究曹雪芹的生平及《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五)、与曹雪芹有关的纪念活动
(1)、曹雪芹文化艺术节
该艺术节是为纪念曹雪芹、弘扬《红楼梦》文化而举办的大型文化活动。例如2024年9月29日,第十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曹雪芹纪念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国家植物园举行。活动期间会举办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包括新书发布、文化展览、学术研讨等。艺术节通常会持续数月,吸引众多红学爱好者、学者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参与。
(2)、曹雪芹诞辰纪念活动
在一些重要的年份,会举办曹雪芹诞辰的特别纪念活动。比如2015年曾举办过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特展,借助国内外红楼梦研究专家、学者的宝贵研究资源,以文字、图片、影像、互动装置、实物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法为载体,全方位、多视角地重新诠释曹雪芹及红楼梦文化。
(3)、学术研讨会与讲座
国内外的高校、学术机构等会不定期举办与曹雪芹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探讨曹雪芹的生平、《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版本研究、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一些文化场馆、图书馆等也会邀请红学专家举办讲座,向公众普及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知识。
(4)、主题展览
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曹雪芹纪念馆等会举办以曹雪芹或《红楼梦》为主题的展览。如在曹雪芹纪念馆会经常展示与曹雪芹生平经历、创作环境相关的文物、图片、文献等资料,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曹雪芹的创作背景和《红楼梦》的文化价值。
(5)、全民阅读活动
一些地区会将曹雪芹与《红楼梦》的阅读推广纳入全民阅读活动中。例如2024年海淀区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来到国家植物园,走进曹雪芹纪念馆,作家与读者一起探寻曹雪芹的生平轨迹,解读《红楼梦》的深厚文化内涵。
(6)、文化旅游活动
以曹雪芹在京的遗迹、与《红楼梦》相关的地点等为基础,开发文化旅游线路和活动。像2024年发布的“曹雪芹西山故里”文旅线路,将位于海淀区的9处曹雪芹在京遗迹为主线,打造可游、可赏、可体验的文化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