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本站域名(chayi.top)转让,电话/微信:13052190891

黄庭坚

2024-11-18 09:10分类: 茶人物 阅读:

 

(一)、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

1)、生平经历

1-1)、早年求学:黄庭坚自幼聪颖,五岁开始读《五经》且能背诵,七岁能赋诗,如《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少年时随舅父李常赴淮南游学,博览群书,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1-2)、科举之路:嘉祐八年(1063年),黄庭坚参加洪州乡试,名列乡元。治平四年(1067年),赴汴京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三甲进士,调任汝州叶县尉。但因报到逾期曾被拘禁,后于年底正式上任。

1-3)、仕途起伏:在叶县任职三年多,期间妻子孙兰溪病逝。此后,他历任北京国子监教授、吉州太和县令、德州德平镇监镇官等职。哲宗元祐年间,黄庭坚参与《神宗实录》的编修,因与苏轼关系密切被视为旧党。哲宗亲政后,新党得势,他屡遭贬谪,先后被贬至宣州、鄂州、涪州、黔州、戎州、宜州等地。崇宁四年(1105年),卒于宜州。

2)、文学成就:

2-1)、诗歌方面: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主张文章修辞应“无一字无来处”。其诗歌风格生新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现存诗歌有1956首。

2-2、)词作方面:词与秦观齐名,号秦七、黄九,词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其词集收录版本众多,各版本收录数量不一。

3)、书法成就: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并称“宋四家”。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主要分为刻帖与墨迹两部分,包括《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廉颇蔺相如传》《花气诗帖》等。其书法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中宫紧收,峻拔英挺;草书笔力雄迈,圆婉超然,反对工巧,强调生拙,以侧险取势,瘦硬奇崛。

4)、思想及其他方面

他构建并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还是《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是北宋大孝子,其人品也为后人所称赞。

 

(二)、黄庭坚与茶有关的作品

1)、《煎茶赋》:这是他在四川宜宾时创作的作品。文中对饮茶的功效、品茶的格调、佐茶的宜忌等作了生动的描述,还对当时全国各地的名茶如数家珍,如四川味江的罗山茶、“严道之蒙顶”、黔阳(现四川泸州)的都濡高株茶、“沪川纳溪梅岭”、夷陵的压砖茶、“临邛之火井”等都有提及,展现出他对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赋中写道:“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醪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椀之勋者也……”

2)、《品令・茶词》“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这首词极力表现了龙凤团茶的珍贵之处以及品茶的独特感受。上片以茶拟人,生动地塑造出茶的形象;下片写品茶的体验,将茶的浓香比拟为远方归来的故人,韵味深长。

3)、《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矞云苍璧小盘龙,贡包新样出元丰。王郎坦腹饭床东,大官分物来妇翁。棘围深锁武成宫,谈天进士雕虚空。鸣鸠欲雨唤雌雄,南岭北岭宫徵同。午窗欲眠视蒙蒙,喜君开包碾春风,注汤官焙香出笼。非君灌顶甘露椀,几为谈天乾舌本。”此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茶会时,碾煮密云龙茶的场景,体现了当时官茶文化以及人们对贡茶的推崇。

4)、《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这首词是黄庭坚在词体作法上的创新尝试,通篇押韵,逢双句用“山”字,在声韵上有利于表达恋人之间流连惆怅的情态,也体现了茶在人们情感交流中的作用。

5)、《满庭芳・茶》:“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樽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词中提到了北苑龙团茶和江南的鹰爪茶(即双井茶),描述了茶的品质、气味以及品茶后的感受。

6)、《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诗中表达了对家乡双井茶的喜爱和推崇,将双井茶的茶末比作雪花,认为其品质上乘,还将茶与友人苏轼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7)、《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其中有诗句“更煎双井苍鹰爪”,用“鹰爪”比喻茶叶的形状,生动地描绘了双井茶的特点。

 

(三)、黄庭坚与茶的故事

1)、品都濡茶并大力推荐

1-1)、寻茶之旅:黄庭坚被贬黔州后,听闻都濡茶的美名,便在第二年春天与黔州知府曹谱等人踏上了都濡寻茶之路。他们历经艰辛,出彭水城后经由内江,爬上彭水的摩围山,再沿着濡水河逆流而上,三天后到达都濡镇。这里风景秀丽,当地人热情地向他们展示茶农采茶、制茶、泡茶的过程,黄庭坚都认真学习并牢记于心。

1-2)、创作诗词:寻茶之旅结束后,黄庭坚将见闻写进了《阮郎归》一词中。“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园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椀舞红裳,都濡春味长。”生动地描写了黔中人采茶的繁忙景象、制茶的工艺以及都濡茶的良好品质和声名远扬。

1-3)、念念不忘与大力推崇:两年后,黄庭坚对这段寻茶经历依旧念念不忘。在被贬黜戎州(今四川宜宾)期间,他写出了著名的《煎茶赋》,把一生寻茶、考茶、品茶、论茶的经验都写了进去,还专门提到了都濡高树茶,对其称赞有加。并且,他在《答从圣使君书》中对都濡茶提出建议,认为其是难得的好茶,若提升制作工艺,定能成为名茶。后来,他还把都濡茶推荐给老师苏轼,并正式以“月兔茶”之名向人们推荐,使得“月兔茶”一度成为与龙井茶齐名的名茶。

2)、钟情家乡双井茶

2-1)、向苏轼赠茶:黄庭坚的家乡修水是个茶乡,所产的“双井茶”品质优良。他将家乡的双井茶赠送给苏东坡,并作《双井茶送子瞻》诗:“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在他的推介下,双井茶名气大增。

2-2)、研究沏茶之法:黄庭坚对双井茶的沏泡方法很有研究,他认为双井茶要用刚沸腾的水冲泡,才不会有涩味。并且,他常与友人分享双井茶,只要有人来家中讨论诗文、书法、下棋,他都要亲自沏茶。

3)、沿途访茶:在去往彭水的沿途,黄庭坚就注重了解各地的茶。他读陆羽《茶经》时得知黄牛峡有茶,到达江陵后便向姨妹夫李元叔打听当地的茶,还购买了十饼夷陵茶。到黄牛峡后,又向船夫打听茶叶情况,并买下当地妇女售卖的新茶。晚上,他亲自沏茶,与兄弟元明、巫山尉辛紘尧夫一起喝酒、吟诗、品茶,众人都觉得味道很好。

4)、研究茶道

4-1)、制茶心得:来到彭水后,黄庭坚亲自种茶、制茶,对制茶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制作茶时,要先择去茶花、小黄叶等杂物,用湿布巾去掉白毛,用粗布包着茶叶轻轻揉搓,再用细火慢慢焙烤,制作研膏茶时还要进行磨碎等,这样才能制作出如面如雪的上等茶。

4-2)、品茶感悟:黄庭坚一生写有众多茶诗词,对品茶的感悟深刻。他在《品令・茶词》中描述了品茶的独特感受,如“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咸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体现了他对茶的热爱以及品茶能带来的精神享受。

 

(四)、与黄庭坚有关的建筑与场馆

1)、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县城南山崖,1984年筹建,1985年11月开馆。这里相传为黄庭坚的栖游读书处,还存留着他的“佛”、“钓矶”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遗迹,有法书碑刻100多通。馆内有门楼、溪山自在楼、山谷祠、九曲廻廊、澄秋阁、顺济亭、冠云亭、一翠亭等多处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古建筑。该馆基本陈列包括《黄庭坚生平陈列》和《修水县历史文物陈列》等,是国家4A景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九江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双井黄庭坚故里景区:位于修水县城以西的杭山南麓杭口镇双井村,是黄庭坚的故乡。景区分“一心一轴一带七片区”,主要景点有黄庭坚故居、高峰书院、黄庭坚陵园、黄庭坚手书双井摩崖石刻、双井钓鱼台、书院文化展示馆、双井魁星楼、明月湾、十里秀水、双井茶园、进士园、尚贤台、双井街等。这里环境优美,四周群山环抱,修河一脉从村前蜿蜒流过,享有“华夏进士第一村”的美誉。

3)、重庆彭水的相关遗迹场馆:

3-1)、绿阴轩:原位于彭水自治县县委大院西边岩壁上,是黄庭坚品茶会友、诗词唱和、练习书法、下棋休闲的重要场所。后经过多次重修和复建,1983年被彭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黄庭坚衣冠冢:位于郁山中井河北岸玉屏山麓,是彭水人民为纪念黄庭坚修建的坟墓。1983年3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万卷堂:为黄庭坚在郁山讲学的地方,经过历代改建扩建维修,后来改为“丹泉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郁山镇中心小学校。

4)、三贤祠:最初建在彭水绍庆街道河堡体育馆一带,后迁建到彭水第一小学校园东边一带。是祭祀汉伏波将军马援、唐太傅长孙无忌、宋史官黄庭坚的祠堂,但因年久失修没有保存下来。

 

(五)、与黄庭坚有关的纪念活动

1)、展览活动

1-1)、黄庭坚纪念馆藏书法碑刻拓印展:在多地举办过此类展览,如2023年7月27日至8月27日在淮南市博物馆开展的展览,集中展出了黄庭坚纪念馆收藏的黄庭坚书法碑刻和当地其他碑刻拓片,展现了黄庭坚书法历程、沿革和成就,以及对其家乡后学的影响,让观众充分领略其雄浑厚重的书法魅力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此前还在九江市博物馆等多地进行过巡展。

1-2)、黄庭坚书法文献展:2020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九江市博物馆举办的“问道山谷——黄庭坚书法文献展”;2023年4月14日在宜宾市博物院开幕的“问道山谷——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展出了黄庭坚纪念馆收藏的碑刻拓片、摩岩石刻拓片、真迹高仿、托名书等,以及宜宾市博物院收藏的宜宾流杯池石刻拓片,展现了黄庭坚的书法历程及流传沿革。

2)、文化交流活动

2-1)、京西古香道文化交流活动:2024年8月26日至8月29日,第五届京西古香道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黄庭坚文旅小镇举办。活动上,北京市石景山区慈善寺古香道文化陈列馆和黄庭坚纪念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区域和馆际间交流合作,推动文旅融合以及文博事业高品质发展。

2-2)、民俗展交流:2023年7月12日,博州博物馆“青色草原多彩家园”民俗展走进江西省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展览涵盖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当地的自然资源、衣食住行、传统工艺等多个方面,促进了两地文化的深入交流。

3)、主题教育与学习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曾举办“春风春雨花经眼:黄庭坚纪念馆精品展”的参观活动。通过展览,同学们了解了黄庭坚的诗文、字体形制、碑刻样式等,对北宋晚期艺术大家辈出的时代有了直观的感受,也更深入地领悟了黄庭坚书法背后的精神气韵。

4)、传统节日相关活动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县博物馆)曾与阅心洞双语绘本馆联合在修水县博物馆民俗厅开展“粽情端午与你童乐”社教活动,丰富了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

5)、馆校共建活动:

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曾在渣津镇中心小学与渣津镇第二小学开展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系列宣传活动,并举行了馆校共建仪式,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黄庭坚的文化精神以及传统文化。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苏轼

下一篇:宋徽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