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是青茶(乌龙茶)中武夷岩茶的一种,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1)、历史起源:武夷肉桂自清代发掘至今已 200 多年的历史。据《崇安县新志》记载,肉桂早在清朝就享有其名,最早被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新中国成立之前,肉桂被原崇安县茶叶研究所移栽至武夷山企山名丛观察园。从 1960 年开始进行培植繁育,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热爱,现已经成为武夷岩茶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占到武夷茶树的三分之一。
(2)、产地环境:
产自福建省武夷山著名的风景区内,主要分布于武夷山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
武夷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森林覆盖率高,平均海拔在 1000 米左右,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山中沿峰近岩,形成了独特的 “岩韵”。按照地理环境特征,武夷山茶区可以分为正岩区、半岩区和洲茶区,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有所不同,正岩区土壤以轻壤、黄红壤为主,土层肥沃疏松、含有较高的砾石,矿物质和腐殖质受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高,所产茶叶品质较优。
(3)、品质特点:条索紧结壮实,呈匀整的卷曲状,色泽褐绿,油润有光,叶背有蛙皮状砂粒。香气浓郁持久,香型丰富,有乳香、蜜桃香、焦糖香、花果香、桂皮香、奶油香等多种香气交织。汤色金黄清澈明亮,随着冲泡次数增加,汤色可能会稍有变化,但始终保持清澈。滋味口感醇厚鲜爽,“岩骨花香” 明显,回甘强烈,饮后齿颊留香,具有独特的韵味。叶底肥厚匀亮,有明显的红点,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特点。
(4)等级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 GB/T18745-2006 规定,武夷肉桂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一级和二级。特级品质最优,干茶肥壮紧结、沉重,条索匀称,色泽褐绿,油润有光;一级和二级质量依次递减。
按地理位置还可分为正岩茶、半岩茶和洲茶。正岩茶品质较优,其中正岩区内三坑两涧(牛栏坑、倒水坑、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的肉桂较为正宗,质量较好;半岩茶质量次之;洲茶品质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