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也是乌龙茶中的极品,被誉为“茶中之王”。产于武夷山,生长在岩缝中,吸收了岩石的精华,条索紧结,色泽绿褐,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馥郁,如同空谷幽兰。母树大红袍极为珍贵,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多是通过无性繁殖培育而来。
大红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的名丛珍品,有“茶中状元”之称,堪称国宝。其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
大红袍的历史悠久,名称由来传说不一。相传古时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因饱受风寒生命垂危,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秀才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拜别方丈时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后来,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打算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圆了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从未间断过。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独特,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其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精湛,需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其中,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关键工序,需要通过摇青和静置的交替进行,使茶叶中的水分和酶活性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大红袍的功效与作用也不容忽视。它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等有益成分,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此外,大红袍还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毒、消食去腻等功效。
总之,大红袍是一种品质优异、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以及丰富的功效与作用。它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茶叶市场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