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起源与发展
(一)、茶马互市时期:黑茶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的早期。当时茶马交易的茶多从绿茶开始,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从雅安出发人背马驮到西藏至少需2至3个月,途中因无遮阳避雨工具,茶叶常被淋湿后又晒干,这种干、湿互变使茶叶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产生了与起运时不同品质的茶,由此逐渐形成了黑茶。
(二)、文字记载:“黑茶”二字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篦,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三)、唐朝:《膳夫经手录》记载资江边有“阳团茶”“渠江薄片茶”,并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的《茶谱》也记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芳香异常,说明当时湖南安化已有黑茶生产,且在当地小有名气,而这种色泽黑褐色的茶是典型的上等黑茶。
(四)、宋朝:朝廷在安化设置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当时所产的“芙蓉仙茶”也是贡茶之一。北宋因战事多战马紧缺,还曾派茶商军到安化收茶押运至西北换马。
(五)、明朝:洪武年间,安化黑茶被钦点为贡茶。嘉靖三年明确出现了“黑茶”的称呼。万历年间,湖南黑茶逐渐兴起并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当时有官员曾上书讨论湖南黑茶与汉中茶的贸易问题。
(六)、清朝:嘉庆年间广西苍梧县六堡乡开始生产六堡茶。咸丰十年羊楼洞将老青茶炒干后打碎装篓运北方销售,后又压制成青砖茶。这一时期黑茶的制作工艺和品种不断丰富和完善,各地的黑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七)、近现代:黑茶作为边销茶,为保障边疆地区的茶叶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黑茶产地不断扩展,如湖南的桃江、沅江、汉寿等地也成为重要的黑茶产地。2008年,黑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当代:随着人们对健康饮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黑茶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需求逐渐扩大,除了传统的边销市场外,内销和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拓展。同时,黑茶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产品质量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