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嫩绿隐翠;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有独特的花果香,滋味鲜爽生津,回甘持久。当地茶农将碧螺春茶树与花果树混种,使得茶叶吸收了果味,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
(1)、产地环境:
(1-1)地理位置:产于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洞庭山分为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这里是碧螺春的核心产区。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1°4',东经120°26',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5-16.5℃,年降雨量为1200-1500毫米,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良环境。
(1-2)、种植特点:当地茶农将茶树与枇杷、桃、李、桔、杏、石榴、杨梅、柿、白果等果树交错种植,形成了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的独特生态。这种种植方式使得茶树能够吸收果树的花香和果香,从而赋予了碧螺春独特的花果香气。
(3)、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茸毛密布,色泽银绿隐翠,犹如绿色的田螺,十分美观。具有浓郁的花果香,嫩香、毫香清幽绵长,香气袭人,这是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制作工艺共同造就的。汤色嫩绿清澈,明亮诱人。滋味鲜醇甘爽,鲜爽生津,回甘绵长,有着“一嫩三鲜”(芽叶嫩,色、香、味鲜)的美誉。叶底芽大叶小,幼嫩匀亮,叶底嫩匀多芽。
(4)、品级分类:2003年,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标准中,把特级碧螺春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共四个级别五个等级。一般来说,特级和一级的碧螺春品质较高,价格也相对较贵。
(5)、历史文化:碧螺春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清代。其原名“吓煞人香”,传说因康熙皇帝品尝后觉得此茶香气惊人,便赐名“碧螺春”。碧螺春在历史上曾是贡茶,备受赞誉。
洞庭碧螺春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国绿茶中的珍品,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