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本站域名(chayi.top)转让,电话/微信:13052190891

“茶”字发展沿革

2024-11-15 10:18分类: 茶知识 阅读:

 

“茶”的前身是“荼”。“荼”字是个形声字。“艹”为形旁,表示与草木有关,余为声旁表音。本义指苦菜。按现代的植物分类学来看,是指菊科苦苣菜属和莴苣属的一些植物,因其有苦味,所以统称之为“苦菜”,又称“荼”。由于茶和苦菜一样,都有苦味,所以人们将茶也称为“荼”。

《尔雅·释木》:“槚(jiǎ),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chuǎn),蜀人名之苦荼。”此处所说的“荼”或“槚”正是茶树。

宋代魏了翁《邛州先茶记》就明确表示:“茶之始,其字为荼。”南唐徐铉亦云:“(荼)即今之茶也。”“荼”上古音在定母鱼部,中古音系定母分出澄母,鱼部分出鱼、模、麻等韵,于是在南北朝时期,表苦菜的“荼”和表示茶的“荼”在语音上发生了分化,前者归入定母模韵,今音tú,后者归入澄母麻韵,今音chá。

到了唐代,两字在字形上又加以分化,读tú的仍写作“荼”,读chá的则去掉一横写作“茶”。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茶有哪些雅号别称?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茶艺春秋-分享茶知识,讲述茶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