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晒青
晒青是乌龙茶制作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萎凋工序的一种方式。
(1)、晒青目的
(1-1)、散失水分
鲜叶采摘后,含水量较高,通过晒青可以使鲜叶的水分适度散失。一般来说,晒青后鲜叶的含水量会从75%-80%左右降低到70%左右。这有利于后续做青等工序的开展,因为如果鲜叶含水量过高,在摇青过程中叶片容易破损过度,影响茶叶品质。
(1-2)、激活酶的活性
晒青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因素会激活鲜叶中的酶,如多酚氧化酶等。这些酶的激活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使茶叶中的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等发生转化。例如,茶多酚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适度氧化,这是乌龙茶形成“绿叶红镶边”特征以及独特香气的重要基础。
(1-3)、产生香气前体物质
晒青过程中,鲜叶中的一些低沸点的香气成分如青叶醇等会挥发散失,同时一些高沸点的香气成分如萜烯类化合物等会逐渐积累,这些物质是乌龙茶香气的重要前体。例如,在晒青过程中,通过光化学反应,一些游离脂肪酸会转化为香气成分,为乌龙茶的花香、果香等复杂香气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2)、操作过程及要点
(2-1)、场地选择
晒青场地一般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且清洁卫生的地方。通常是在茶园附近的空旷场地或者专门的晒青场。地面要求平整,避免茶叶在晾晒过程中堆积不均匀。有些传统的茶厂还会使用竹制的晒青架,将茶叶放在晒青架上进行晾晒,这样可以更好地通风透气。
(2-2)、鲜叶摊放
采摘后的鲜叶要均匀地摊放在晒青器具上,如竹筛、水筛等。摊放的厚度要适中,一般每平方米摊放鲜叶0.5-1千克左右。如果摊放得过厚,下层的鲜叶就无法充分接触阳光和空气,导致失水不均匀;如果摊放得过薄,效率会比较低,而且鲜叶容易被晒伤。
(2-3)、时间控制
晒青的时间因季节、天气、鲜叶品种和含水量等因素而异。在春季,阳光比较柔和,晒青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可能需要30-60分钟;而在夏季,阳光强烈,晒青时间可能只需10-30分钟。同时,不同品种的鲜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其晒青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铁观音鲜叶通常晒青时间适中,而水仙品种的鲜叶可能晒青时间稍长一些。在晒青过程中,要不时地观察鲜叶的状态,当叶片失去光泽,叶色转暗,叶质柔软,并且手握鲜叶有轻微的粘手感时,说明晒青程度较为合适。
(2-4)、避免损伤
在将鲜叶搬运到晒青场地以及在晒青过程中的翻叶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鲜叶。因为鲜叶一旦受损,会加速细胞的破损和氧化,可能导致茶叶出现红梗、红叶等不良现象,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外观。翻叶时动作要轻缓,一般每隔10-15分钟翻一次,使鲜叶能够均匀地接受阳光照射和散失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