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凉青
(1)、凉青的目的
(1-2)、调节水分平衡:经过晒青后,茶叶表面和内部的水分分布不均匀。凉青可以使茶叶内部的水分逐渐向表面扩散,达到水分的平衡状态。这样在后续的摇青过程中,茶叶能够更好地进行物质交换和化学反应。
(1-3)、散发热气和青草气:晒青后的茶叶带有一定的热气和较浓的青草气。在凉青过程中,通过空气的流通,热气得以散发,同时一部分青草气也会随之挥发。这有助于改善茶叶的香气品质,为乌龙茶独特香气的形成奠定基础。
(1-4)、调整叶质状态:凉青能让茶叶的叶质进一步软化。经过这一过程,茶叶的韧性增加,在摇青时能够更好地承受碰撞和摩擦,减少叶片破碎的情况,有利于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外观特征。
(2)、凉青的环境要求
(2-1)、通风良好:良好的通风条件是凉青的关键。一般会选择在室内通风口附近或者专门的通风设施处进行凉青。这样可以保证新鲜空气能够不断地与茶叶接触,及时带走茶叶散发出来的热气和不良气味。例如,在传统的乌龙茶制作工坊,会利用自然的穿堂风或者安装通风扇来加强空气流通。
(2-2)、温度和湿度适宜:凉青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较为理想。温度过高,茶叶的化学变化速度会加快,可能导致发酵过度;温度过低,则会使茶叶的生理活动减缓,影响后续的制作工序。湿度也很重要,通常保持在60%-70%左右。如果湿度过高,茶叶容易受潮发霉;湿度过低,茶叶的水分散失过快,会影响其品质。
(3)、凉青的操作要点
(3-1)、摊叶厚度适中:凉青时,茶叶要均匀地摊放在竹筛或者凉青架上。摊叶厚度一般为2-3厘米左右。如果摊叶过厚,茶叶之间的空气流通不畅,热气和气味难以散发,容易导致叶温升高,使茶叶品质下降;摊叶过薄,虽然通风良好,但空间利用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3-2)、时间控制:凉青的时间因晒青程度、茶叶品种、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凉青时间在1-2小时左右。例如,对于晒青程度较轻的茶叶,凉青时间可能会稍短一些;而对于晒青后含水量仍较高的茶叶,凉青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直到茶叶的叶质变得柔软,并且表面的水分分布均匀。在凉青过程中,要不时地检查茶叶的状态,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判断凉青是否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