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常见的假茶
(一)、染色茶
(1)、情况介绍:一些不良商家会用色素对茶叶进行染色,主要是因为部分茶叶原材料品质差、色泽不佳,通过染色来提升卖相。比如将陈茶染成新茶的颜色,或者将普通茶叶染成更鲜艳的颜色以吸引消费者。
(2)、辨别方法:取少量干茶放在白色湿纸巾上揉搓,如果纸巾上有明显的色块,或者将手指沾湿后拿一撮茶叶揉搓手指上有颜色残留,那么很可能是染色茶。
(二)、糖炒茶
(1)、情况介绍:在制作茶叶过程中加入白糖,这样可以让成品茶的条形更好看、更紧结,外观上类似高端茶。而且白糖价格便宜,还能增加茶叶的重量,有利于商家提高利润。
(2)、辨别方法:正常的茶汤滋味是比较持久的,而糖炒茶泡出的茶水首泡有很明显的甜味,后续甜味会减弱很多,甚至变得寡淡无味。
(三)、香精茶
(1)、情况介绍:对于一些本身香气不足的茶叶,商家会添加香精来使其香气浓郁,伪装成高品质的茶叶。常见于高香的茶类,如乌龙茶、花茶等。这种茶的香气浓烈刺鼻,不自然,与优质茶叶天然的香气有很大区别。
(2)、辨别方法:优质茶的茶香是自然、清幽、舒适的,而香精茶的香味过于刻意、浓烈,闻多了可能会让人感觉头疼。拿温水去冲泡茶叶,用无香的纸巾去盖住杯口,过一分钟左右,把纸巾拿下来闻一闻,如果有那种非常刺鼻非常明显的香味,那一定是香精茶。正常的茶香只有在遇到高温沸水冲泡才会散发出来,在常温下并不明显。
(四)、做旧茶
(1)、情况介绍:在黑茶、老白茶等越陈越香、越陈越有价值的茶叶品类中较为常见。真正的老茶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储存和转化,对存储环境要求也很高,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快速获利,会使用强氧化剂等手段加速茶叶的发酵,使其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老茶的状态,但口感和品质与真正的老茶相差甚远。
(2)、辨别方法:真正自然存放转化的老茶,外观颜色变化是自然、均匀的,比如老白茶的饼面颜色应该是花杂不一、有深有浅;而做旧茶的饼面色泽往往统一乌黑,没有亮度和润泽感。
(五)、冒牌茶:
(1)、以次充好的冒牌:用普通产地的茶叶冒充知名产地的茶叶。例如用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乌牛早上市时间比西湖龙井早,外形上总体更偏粗扁一些,且呈一个大大的“个”字型,而正宗的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
(2)、名不副实的冒牌:一些商家会用普通的茶叶品种冒充名贵的茶叶品种。比如市场上曾出现过用其他品种的红茶芽头冒充金骏眉,正宗的桐木关金骏眉干茶条索呈现金、黄、黑三色相间,并且是三分黄七分黑。
(六)、拼接茶
(1)、情况介绍:将不同品质、不同批次的茶叶混合在一起,以次充好。或者将茶叶的碎末、茶渣等与正常的茶叶拼配,然后按照正常茶叶的价格出售。
(2)、辨别方法:观察茶叶的整体形态是否均匀,冲泡时茶汤的滋味是否协调统一,如果出现口感差异较大、层次不分明等情况,可能是拼接茶。
(七)、滑石粉茶
(1)、情况介绍:商家为了让劣质茶叶或已变质的茶叶看起来更有光泽,会在茶叶中添加滑石粉。这种茶叶表面会显得十分平滑,摸起来很滑,甚至拿在手中会有一种“包浆”的感觉。
(2)、辨别方法:冲泡后茶汤会非常浑浊,甚至还会有悬浮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