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压制
(1)、压制的目的
(1-1)、便于储存和运输:黑茶经过压制后,体积大幅减小,变得更加紧实。这使得黑茶在储存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空间,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受到损坏,更加方便搬运和长途运输。例如,砖茶形态的黑茶可以整齐地堆叠,减少占用的空间,同时增强了包装的稳定性。
(1-2)、促进后发酵:压制后的黑茶内部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利于茶叶内部的微生物继续缓慢发酵。这种后发酵过程可以进一步提升黑茶的品质,使其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而且,不同形状的压制方式对后发酵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形成特色产品形态:通过压制,黑茶可以被制作成各种各样具有特色的形状,如砖形、饼形、沱形等。这些独特的形状不仅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成为黑茶产品的重要标识。
(2)、压制的准备工作
(2-1)、原料处理:在压制之前,需要对茶叶进行最后一次筛选,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碎末等。同时,要根据压制的目标形状和重量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茶叶。对于一些需要拼配的黑茶,此时还要按照配方将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茶叶进行混合,以达到特定的口感和品质标准。
(2-2)、模具准备:根据想要制作的黑茶形状,准备相应的模具。例如,制作砖茶需要使用砖形模具,这种模具通常是由金属制成,内部有精确的尺寸规格,以确保压制出的砖茶大小一致、形状规整。对于饼茶,会使用圆形的模具,其内部可能还带有一些图案或文字,用于在饼茶表面形成独特的印记。模具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污染茶叶。
(2-3)、增湿处理(部分情况):在压制某些黑茶时,为了使茶叶更好地成型,需要对茶叶进行增湿处理。这是因为适当增加茶叶的湿度可以使茶叶更加柔软,便于在模具中压制成型。一般会采用喷雾或少量加水的方式,将茶叶的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不超过20%。但增湿的程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原料的老嫩程度以及压制的具体要求等因素来灵活调整。
(3)、压制的过程和方法
(3-1)、蒸压法(以饼茶为例):
首先将称取好的茶叶放入蒸锅中进行蒸制。蒸制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茶叶的情况来确定,一般蒸制时间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温度控制在100℃左右。蒸制的目的是使茶叶再次受热变软,便于后续的压制。蒸好后,将茶叶迅速倒入准备好的圆形模具中,通过机械或手工施加压力。机械压制可以精确控制压力大小和压制时间,效率较高;手工压制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茶叶的实际情况调整压力,使饼茶的松紧度更加合适。压制完成后,将饼茶从模具中取出,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干。
(3-2)、液压法(以砖茶为例):
对于砖茶的压制,液压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先将经过处理的茶叶放入砖形模具的底部,然后通过液压设备施加压力。液压设备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力,能够将茶叶压制成紧密的砖形。在压制过程中,压力、压制时间等参数都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含水量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压力会在几十吨到上百吨不等,压制时间可能在几分钟左右。压制完成后,将砖茶从模具中脱模,同样需要进行晾干处理,以固定形状并进一步降低茶叶的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