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黛茶
马黛茶,全名耶巴马黛茶,来自于西班牙语“yerbamate”的译音。
(1)、起源与传播:马黛茶源自南美洲,相传从史前时期起,便在南美洲南部被普遍饮用。印第安部落的瓜拉尼人将其介绍给西班牙殖民者,后在19世纪初,开始在阿根廷种植。1903年,在阿根廷的米西奥内斯省等地传播开来。
(2)、制作方法:
(2-1)、传统工艺:采摘巴拉圭冬青的绿叶和嫩芽,经过晾晒、分拣后冲泡饮用,后来又增加了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
(2-2)、现代工厂生产:将树上砍下的叶子直接放入火上快速烘烤进行杀青,随后放到中空的架子上利用火堆的热浪烘干,或用筛状的滚筒烘烤,之后分拣、打碎。
(3)、品质特点:茶叶呈椭圆形,干燥后为碎末状,颜色多为深绿或棕色。初次饮用味道苦涩,但习惯后会感受到芳香、爽口之感,有草本和轻微水果味,并带有类似烟草味的独特气息。
(4)、成分与功效:富含维生素B、矿物质及抗氧化物质等,含有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咖啡因、马黛因等生物碱,具有助消化、抗抑郁、降低胆固醇及脂肪等功效,还能提神解乏,所含的马黛因类似于咖啡因,但不会导致失眠。
(5)、饮用方式:
(5-1)、传统方式:一家人或朋友围坐在一起,在泡有马黛茶的葫芦或竹筒制成的容器里插上一根带过滤网的金属吸管,依次传递吸茶,边吸边聊,喝完续热开水继续吸。
(5-2)、现代方式:在壶里泡好后倒在茶杯里饮用,但部分当地人认为这样会失去阿根廷风味。
(6)、象征意义:阿根廷国会于2014年12月通过了27117号法律,将每年的11月30日命名为“马黛茶日”。
(7)、社交含义:阿根廷人喝茶时还有不少“茶语”,比如主人在为客人冲泡的马黛茶时加一些糖和几片橘树叶,意味着求爱;放些肉桂,表示“我时刻怀念着你”;添加陈皮,表示“我原来是属于你的”;什么都没加并直接用原茶冲泡,茶水又苦又涩,则意喻“什么都没有”,或许还有点讨厌的意思。